close
晚上學伴陪我聊了很多話,在每次談話中都有不少的收穫。
最近的我也真的是悶壞了,除了吃飯、上網看電視之外,就是讀書。那和之前有什麼不同呢?之前可能上網看電視佔了整個生活的95%,現在是讀書佔了我的生活的50%(對我來說是很了不起的)-我需要有個人可以說說話。
很炫燿的說自己最近終於有讀點書了,然後聊了一些休閒娛樂,如何選擇休閒娛樂的活動,上網?看電視?看書?
從看書和上網的不同,衍伸出有建設性的休閒娛樂或者是單單打發時間的娛樂。在來說到漫畫以及動畫!這邊我們的key point就不同了,同樣是漫畫與動畫,種類都不同,對我來說,爾偶看看那種充滿「想像力」的動畫是很讚的~就像讓自己找回童心一般。
之後我們的話題針對再我的一個習慣性(反射性)用詞:「真的嗎?」
他回我:「假的。」我大笑,但是其實我知道氣氛很嚴肅。學伴覺得問這個很沒有意義,信者恆信不信者就不要信,並不會因為多問了幾次:「真的嗎?」事情就有所改變。
我是因為不知道事情的始末或是真偽所以才會脫口而問:「真的嗎?」這是一種懷疑,需要對方一再的肯定事情的真相。
而學伴認為:「『我是女生』問了一百次真的嗎?回了一百次真的!對事情真相並沒有什麼幫助,我應該要問『為什麼』讓對方來舉證這件事情,而不是一再的問『真的嗎』。」我想了很久,可是又脫口而出:「真的嗎?」我自己又噗嗤的笑了.......
晚了,在我想上廁所的情況下結束了這通電話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