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中央研究院 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& 國家衛生研究院
群體健康研究所醫療保健組組主任 潘文涵教授最近一篇由「亞洲生物資訊聯盟」在新英格蘭雜誌所發表的BMI和死亡率的關係呈現U型一文,可能導致民眾誤以為BMI可以高一點,人胖一點才好。我為此感到憂心,因為我也是作者群之一。我確實參與了亞洲生物資訊聯盟的這個研究,但此文的撰寫,我以為僅僅是一個現象的描述,不料造成一些訊息的誤導,在此澄清一下。
要瞭解BMI和疾病(或健康)的關係,最好是能看到BMI和各種疾病發病的關係,但是這樣的資料不易取得,沒有大量的資料可供分析,因此文獻中就充斥著以死亡率代替疾病發生率的研究,也就造成了資訊解讀的困難。
BMI和死亡率呈現U型關係,(隱喻人不可太胖、也不可太瘦)並沒有什麼新意,這一、二十年來世界各國一直都有這類的文章發表,但世界各國也沒有因為這樣數據的呈現,而依這個U型來調整肥胖的定義。若是我們研究年輕成人,就會發現並沒有U型的現象,只見J型,就是說BMI愈高死亡率愈高。但是檢視年紀大的人就會發現,年紀愈大的人群,U型愈深,底盤愈右邊。也就是在老人裡BMI好像愈大愈好,因此許多人在問老人是不是胖一點好呢?
其實,這中間有一個時序顛倒的偏差在裡面。就是老人裡有很多瘦瘦的人,其實已經是身體出了狀況,逐漸消瘦,其死亡率就高,很多瘦的人是因為長期抽煙、或慢性病纏身很久。但瘦子中也有許多是長期維持良好BMI而身體健康的。我們若觀察健保花費就會發現,瘦的人不論在年齡,健保花費都少。這現象和和死亡率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。
因此由醫療花費的數據,我們支持在BMI正常範圍內,BMI傾向低端才是好的。但是BMI不可低於18.5,BMI低於18.5的人在意外事件時比較容易骨折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此外,一個重要的訊息是,不要單單定睛在BMI的高和低,有充足的肌肉,是維持良好身體狀況一個更重要的指標。
群體健康研究所醫療保健組組主任 潘文涵教授最近一篇由「亞洲生物資訊聯盟」在新英格蘭雜誌所發表的BMI和死亡率的關係呈現U型一文,可能導致民眾誤以為BMI可以高一點,人胖一點才好。我為此感到憂心,因為我也是作者群之一。我確實參與了亞洲生物資訊聯盟的這個研究,但此文的撰寫,我以為僅僅是一個現象的描述,不料造成一些訊息的誤導,在此澄清一下。
要瞭解BMI和疾病(或健康)的關係,最好是能看到BMI和各種疾病發病的關係,但是這樣的資料不易取得,沒有大量的資料可供分析,因此文獻中就充斥著以死亡率代替疾病發生率的研究,也就造成了資訊解讀的困難。
BMI和死亡率呈現U型關係,(隱喻人不可太胖、也不可太瘦)並沒有什麼新意,這一、二十年來世界各國一直都有這類的文章發表,但世界各國也沒有因為這樣數據的呈現,而依這個U型來調整肥胖的定義。若是我們研究年輕成人,就會發現並沒有U型的現象,只見J型,就是說BMI愈高死亡率愈高。但是檢視年紀大的人就會發現,年紀愈大的人群,U型愈深,底盤愈右邊。也就是在老人裡BMI好像愈大愈好,因此許多人在問老人是不是胖一點好呢?
其實,這中間有一個時序顛倒的偏差在裡面。就是老人裡有很多瘦瘦的人,其實已經是身體出了狀況,逐漸消瘦,其死亡率就高,很多瘦的人是因為長期抽煙、或慢性病纏身很久。但瘦子中也有許多是長期維持良好BMI而身體健康的。我們若觀察健保花費就會發現,瘦的人不論在年齡,健保花費都少。這現象和和死亡率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。
因此由醫療花費的數據,我們支持在BMI正常範圍內,BMI傾向低端才是好的。但是BMI不可低於18.5,BMI低於18.5的人在意外事件時比較容易骨折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此外,一個重要的訊息是,不要單單定睛在BMI的高和低,有充足的肌肉,是維持良好身體狀況一個更重要的指標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