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經許有沒有這種食不下嚥、夜不能寐,含著淚在眼眶打轉,小腦袋瓜轉著不停地在煩惱……
緣起於上班中一通電話。
來電顯示OO幼兒園:「媽媽您好,品融在學校的情緒沒有很穩定,把早點倒在自己身上,又拿玩具敲同學的頭,目前在園長室。」
「請問媽媽之前品融狀況嗎?」
我:「他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,有做早期療育。」
園方:「媽媽,很抱歉現在我們師資不足,品融的狀況幾乎老師都要一對一的陪他,2:20也無法控班,可能要請您接回去。」
我心裡很受傷,但還是理解園方的為難。
園方:「媽媽,小班是黃金時期,您早療要繼續,如果小朋友穩定了可以再回來念書。」
我:「好的,我了解,我在上班。我會請阿罵早點過去接。」
「但也請園長委婉的和阿罵說明一下狀況,因為阿罵之前認為是因為早療導致小孩不能去念書。」
可想而知,家裡壟罩著一層灰黯。
整天也心神不寧的無法專注上班。
和老公討論著往後小孩的教養問題,老公也試想捨棄一些賺錢的時間來多陪伴。
以及討論孩子的狀況,再三的和老公確認他真的了解一些ADHD或是高功能自閉症相關。有時候不單單是教養,兒子本身也可能是個問題。
「堅定的教養」簡單的五個字,卻是一門難拿捏的高深學問。
小兒骨子裡流著叛逆的血液,「不可以爬高高」,就硬要去爬高。
正向講法:「我們在地上慢慢走。」講半小時好像對牛彈琴。
瘋狂衝撞,引發注意力,越冷處理,行為改善的越快。
拿捏不好,冷處理又被認為「放縱小孩」、「無管教行為」
好累、好難!
如預期的,下班後,婆婆先開口:「沒看過小孩這麼難教的,教也教不聽!」
「都是你們平常放縱習慣了,都不教,才會讓小孩這麼沒規矩。」
「早療哪有什麼效果,就是因為做什麼聯合評估、早療,學校才不收他。」……
因此,老公和婆婆有了口角。
為娘已經不奢望長輩能理解什麼是正常,什麼是病識感。就是默默的陪著小孩吃飯,做該做的事情,強調大家都很愛他(雖然氣氛還是很詭譎)。
這次和老公的共識很一致,目前居家照顧環境以及苗栗的早療系統對品融的進步有限。
這一晚,聯絡了娘家人。
感謝在保母系統的阿姨,幫我找尋有相關經驗的保母。
感謝燕如保母,願意接下這份挑戰,並且聊了許多教養相關。
感謝我阿母可以當在台中的後援,讓棘手的問題可以有個出口。
一夜還是難眠……
一早,親親品融:「要起床了!」「今天媽媽要上班,你不能去學校了,要在家裡和阿罵一起。」
品融:「我想去學校,玩水管玩具。」
我:「老師也很喜歡品融,只是其他小朋友認真做的積木被品融弄壞了!而且你拿玩具敲小朋友的頭,小朋友會受傷痛痛。」
品融:「我要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壞!」
我:「媽媽再幫你找其他的學校和老師,讓你學著和其他小朋友玩玩具,等品融可以和小朋友做好朋友,就可以回學校念書了。」
希望還有機會可以改變,慢慢往更好的地方前進!
相關好文分享: